今天我又上了一課,來分享一下:

不管我們做什麼工作,其實我們都有實益上的下游客戶。而當客戶的最佳利益與我們的最佳利益衝突時,如果我們可以透過操作資訊不對稱而達到我方利益極大時,我們該這麼做?

 

前一陣子講到要購屋,因此就有貸款需要。雖然我自己是財會背景其實於公於私都不乏有銀行朋友可以參考,只是這事兒老婆一開始就跟姐妹們(一人ㄧ戶挑在一起買了)札呼張羅著,我也就樂得當沒事人就好。

話說姐妹們訪尋找來了一片家A銀行承辦,話說的很滿、所有條件一口應承,初見面時對方按例推了個保險給我,雖然額度開的很高,綁起來我的貸款負擔又高了些,但因符合我的觀念,我也就爽快答應了。

好戲來了,隨著時間經過,本來兩三週該有結果的案子,除因為承辦經驗稍有欠缺,增補資料多用了些時間外,一個半月了竟還沒個肯定答案,額度、寬限期、利率條件一再變差,昨天終於惹毛我翻桌,給A銀行下了最後通牒,他們搭售的商品我不買了,請他們別再測試我的底限,盡快給我個爽快答案,同時我將自己另尋他行承辦可能性。(害我到處動用人情,一天內詢了七家銀行,遞了一堆資料~_~)

今天,沒了搭售商品的A銀行,竟然神奇地回覆了核貸,除了利率高了點外,其餘條件皆照准。那之前幾週的一波三折所謂何來呢?靜下來想一想,想通了其中的關鍵。原來我們要求的額度,對上我們的財力條件恰巧剛好沒有剩餘,可是銀行搭售的商品卻是他們想吃的利潤,偏偏會佔用到我的貸款額度。那怎麼辦?A銀行的選擇就是在過去幾週,一邊內部折衝希望尋求審核條件的解脫,一邊派出業務在未告知我癥結的情況下,探詢我減少申貸額度好放進搭售品的可能。不知是否為了模糊焦點,在跟我出招的時候,又放了幾個選項讓我挑。或許沒想到我會翻臉吧?在意識到可能什麼都吃不到的時候,竟然馬上出手想保住貸款。然而,因為我已經詢了其他銀行,我也只好請A銀行等著跟其他銀行比價了。

想通這些,我唏噓了,事情應該向他們這樣處理?這真是最好的業務方式,而我這種客人算是個異數?當客戶的最佳利益與我們的最佳利益衝突時,即便可以操作資訊封閉,得到我方利益最大化,我們該犧牲客戶利益嗎?

這個答案該是什麼,或許關聯到像我這個客人即便現在知道真相了,我會捨棄A銀行?

我問了自己,我又唏噓了,我的答案竟然是生氣歸生氣,如果A銀行條件是最好的,即使只是利率低0.01%,我好像還是會選他,那他們這樣操作有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黑傑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