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時候,我是一個家境不差的幸福小子。不愁吃穿的成長環境,讓我一直到出社會、必須靠自己能力養活自己了,才懂得規劃思考自己的人生。

剛開始的時候,因為年輕不懂事,我想的比較膚淺而直接:我有機會勝任又能賺取足夠生活所需財富的工作可能是什麼?然而因為我從來不愁吃穿,對"錢"並不存在很大的渴望跟危機感;因此,滿足條件的可能性就有很多。所以我又想:種種可能的發展路線中,哪些又是我喜歡、做起來高興的呢?又因為年輕不懂事,我發現我根本不喜歡工作,只想著浪費生命、遊戲人間,所以我就想著選那些我至少不排斥的工作,這就剩下比較有限的可能了,這些所謂不排斥的工作,具有一個共通性,就是相對於其他人,我比較有信心能被稱讚與欣賞的,也就是後來常聽人家講的成就感。目標明確了以後,我就花高於平均水準的努力與心思,去學習所需要的職業能力。於是乎,我愈被稱讚了,然後,我更努力了,於是乎,我更被稱讚了,然後,我更努力了。正向循環的結果,我成了青年才俊、同輩中的佼佼者。這是我出社會的頭10年,投入工作而成長快速,雖然累,但是滿爽的。

後來,我結婚生小孩了,家境也起了一些變化,那個所謂"足夠生活所需的財富"增加了不少,家庭生活也多少限制了我的職場選擇,我調整了方向,我知道我要:我有機會勝任的工作中能賺取最多財富的工作。然後為了支撐自己的熱情、加速攀上自己設定的巔峰、也因為已經習慣了自己是青年才俊,我變成一個:極度想迎合老闆要求把所有事都作滿、到位,想透過這種方式尋求自我肯定與安全感的,對工作吹毛求疵的理想主義者。表面上我仍是青年才俊,一切美好,然而沒有人知道,為了維持這局面,我歷經了多少假裝與自我催眠,因為很多時候,老闆的理想並不是我的理想(或者更精確的講,老闆所習慣追求理想的過程,往往不是我們也習慣的過程)。多數時候,我仍被肯定、稱讚,然而沒有人知道我並不開心,我徬徨、怨懟、挫折、掙扎去成為那個"為賺取最多財富而努力"的自己,雖然我知道怎麼做。很多次很多次以後,我不得不承認我整個人由裡到外的不適應那個只差一步就能拿到最多財富的"成功",認清了這一點之後,我發現我一點也不能再勝任那個工作,我把自己Fire了。這是我出社會的第16年,持續承擔壓力測試自己的極限卻不開心的結果,我必須每天靠高劑量的安眠藥幫助睡眠。

然後,我給了自己一個可以真正慢下來的上班環境,重新釐清思考自己能力的侷限,重新消化整理前面16年的職場閱歷,並且在自己的能力侷限範圍內重新規劃定義自己的"成功",並在這個經濟條件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2年過去了,我知道我跳離了那個負面的低潮情緒,現在偶而回頭想想過去,其實徬徨、怨懟、挫折、掙扎都是自己給的,環境本身並沒有對錯,也沒有任何一個環境可以迎合所有人的需要。上班本來就是這樣,大家都在追求成功,只是每個人的"成功"並不相同,當然這個"成功"必須包含"足夠生活所需的財富",只是並不全是,它應該還包含其他的價值(無法用財富衡量的價值)。至於那是什麼?只有自己可以給答案。沒有一個工作是對每一個人都100分的理想選擇,因為我們都有不盡相同的無法用財富衡量的價值包含在我們理想的"成功"之中。我們徬徨、怨懟、挫折、掙扎的源頭,其實是因為我們過度簡化的只用"財富"去衡量成功的價值。想清楚這些,我們才能快樂的追求成功。

謹以此篇獻給身邊正為工作掙扎痛苦的親人、同學、朋友、以及有緣的過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黑傑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